从中国神话到国产动画,从科幻悬疑到中华武侠;连续多日单日票房突破10亿元,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创新高……种种证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史上最强”。2月5日,据央视新闻援引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元。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再创新高。
自2013年以来,春节档票房从7亿元到95亿元,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第一大档期,影史22部票房30亿元以上的影片,春节档贡献一半。业内人士分析称,2025年的春节档票房表现卓越,展示出中国电影市场具备的强大韧性和上升潜力。
总票房屡创新高 吸引大量观众回归
目前,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已超过100亿元。蛇年春节档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6部电影均是大IP制作。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国漫风采,到《唐探1900》的家国情怀;从《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神话世界,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武侠风范;从《熊出没·重启未来》的童真童趣,到《蛟龙行动》的惊心动魄,集齐了悬疑喜剧、动画、武侠、战争、魔幻等多个类型。另外,6部影片中有5部涵盖IMAX、CINITY、中国巨幕、杜比影院,吸引了大量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文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很久没有进过电影院了,但这次经过身边朋友推荐,自己也专门去看了《哪吒2》,“感觉挺过瘾的,准备二刷。”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今年春节档影片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尤其是《哪吒2》票房走势“一枝独秀”,上映六天多票房已超44亿,票房占据了春节档的半壁江山,共吸引了超过8600万人次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档前三位影片背后的上市公司,都是大名鼎鼎,《哪吒2》由光线传媒主投,其他出品方包括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出品方有7家,包括北京文化、阿里影业;《唐探1900》的出品方有6家,包括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儒意影视等。
《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贡献档期票房超五成
要说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哪吒2》当之无愧。截至5日13时,上映仅6天半,该片票房已经突破52亿元,已经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八。灯塔AI票房预测,《哪吒2》总票房可能会突破70亿元,将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
在微博上有着805万粉丝的知名大V“影评老大爷暗夜骑士”认为,《哪吒2》的成功属于水到渠成,“五年的时间打磨出来的精品,光剧本就写了两年,从小孩到中老年观众都通吃了,创造中国电影市场影史票房纪录是必然。不是其他片子不好,而是《哪吒2》太优秀。春节档是赢家通吃的档期,市场竞争很残酷。”
有着266万粉丝的知名影评人、影视营销专家李娜表示,自己初一那天在湖南邵阳看了三部电影,分别是《哪吒2》《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唐探1900》,后来又看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之前外界猜测春节档可能出现‘神仙打架’的情况,毕竟都是大IP的电影,但从初二开始,逐渐能看出‘哪吒’一家独大。我看《哪吒2》的时候,电影放映厅里面几乎是全满的,虽然出现过几分钟的黑屏意外,但大家都看得全神贯注,没有中途离场的。相比之下,看其他电影的时候,就出现过玩手机、大声说话的情况。”
至于电影本身,李娜表示:“《哪吒2》相比第一部更好的地方在于,我个人觉得如果第一部是讲个体对命运的反抗,第二部则升级了,属于对结构的反抗。这个价值观一出来,我觉得整体就被点燃了,被戳到了。当时看完我就判断,《哪吒2》肯定会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总票房榜第一。”
《唐探》《封神》相对弱势 《射雕》遭差评
由于《哪吒2》的强势,其他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相形见绌”——据灯塔专业版,截至5日,除了《唐探1900》票房突破23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票房为10.1亿元,排名春节档第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为5.9亿元,排名春节档第4,《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为5.2亿元,排名春节档第5,《蛟龙行动》票房2.9亿元,排名春节档第6。
对此,李娜表示,“《唐探1900》我认为是好于前部的,这部电影以中国劳工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悬疑、喜剧等剧情,除了带给观众本系列一贯的搞笑风格外,还能在价值观上面给我们一些阐述,让我们走出电影院还有回味的地方。”至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李娜的评价是“全面失败”,“这是我看过四部电影里面最差的一部,很多观众可能在质疑演员演技,但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导演徐克。”
对于这几部热门电影,李娜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打分,“满分10分的话,《哪吒2》可以打9分,相当于4.5星的水平。《唐探1900》7.5到8分,《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比我想象中要好,能打到7分。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只能给3分,其实我对国产片是很容忍的,但这部电影看了1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春节档为何强势回归?国潮IP引领观影热潮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掀起“中国风”热潮,多部影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用现代观念激活古老故事,让文化基因在银幕上焕发新生。无论是“哪吒”还是“封神”的故事,都家喻户晓,春节档的这两部电影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昆仑山的壮丽景象,尽显古老传说的神秘色彩;“海浪般翻涌”的两军对战,呈现中式美学的东方韵味;“降龙十八掌”武功对决,彰显侠文化的独特魅力……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电影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除春节档外,国庆档等重要档期均表现不佳,导致全年票房降至425亿元,比前一年蒸发超100亿元,观影人数也锐减2亿。在经历了2024年的票房寒冬后,蛇年春节档重新热闹起来:春节档首日开播24小时,六部电影累计票房近24亿元,比去年同期票房高出10亿元。
对于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暴涨一事,李娜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去年圣诞档电影票房偏低,一是和档期有关系,二是缺乏有吸引力的头部IP电影,支撑不起来。至于这次春节档,一是和过年的喜庆气氛有关,大家愿意花时间花钱进电影院,二是有多部大IP的S级别电影上映,号召力也更强,受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导致春节档票房大幅提升了。”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认为:“传统神话、武侠故事蕴含着民族精神,唤起浓烈的民族情感。‘中国风’带动票房节节攀升背后,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春节档实现开门红,折射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美好期待。繁荣的电影市场需要百花齐放,行业在充分释放IP红利的同时,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紧跟时代脚步,创作更多原创精品,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需求。 上游新闻综合自澎湃新闻 九派新闻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