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的安徽16市年俗
2025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精彩纷呈的安徽16市年俗

 

日子过得好快,又要过年啦!过年有什么习俗是让你印象深刻的呢?不妨来看看咱们安徽16市各有哪些习俗。

合肥

“抛头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项习俗,以肥西门歌、舞狮、祭祀活动为载体。其中,狮头与狮身是分开的,舞狮头者上场之前举起狮头套在自己的上半身,举套之间便有了一个向上抛的动作,故称为“抛头狮”。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乡还常常可看到玩旱船的习俗。旱船的“灯芯”为女性,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随旱船扭来扭去,配合着锣鼓节奏,不时地哼唱小调。唱词多望风采柳,即兴发挥,幽默、诙谐。

淮北

淮北人在喝完腊八粥之后,就要着手杀年猪了。之后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祭拜灶王爷的时候,会用麦芽糖供奉,让其在天庭述职时不要说人间的坏话(另一说是让他的嘴被麦芽糖粘住,说不了话)。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做各种炸货。主要的炸货有:“蚂蚱腿”、“ 饺叶子(焦叶子)”、炸藕条、炸丸子,还要蒸一些动物图案的花馍。

亳州

在亳州,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饮屠苏酒,以防在新的一年生灾害病。会吃蒸米粉肉、合碗肉、炸圆子、擀芝麻片、杠子糖、骨皮胶、雪里蕻、米花糖等。在除夕那天,会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亳州的大班会是一种罕见的民间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因有剧情发展,又类似折子戏。演员们着戏剧服装,脸画油彩,纷纷登场,闹闹攘攘。大班会虽然形式上具有较浓厚的因果报应色彩,但集中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心愿。

宿州

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蚌埠

蚌埠地区有一个习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圆饼。饼一般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

阜阳

在阜阳的一些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即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而这段时间,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太和民间舞蹈狮子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狮子灯表演由驯狮武士执绣球引狮入场,扮狮人表演狮子蹿、跳、滚、扑、站、卧、翻等动作,还跃上大方桌表演站大绠、走梅花桩等惊险情景。

淮南

淮南寿县的年夜饭只允许吃一顿,且必须有一道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有过完大年初三才能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这也是寿县当地一个特色的年俗。

滁州

滁州市全椒县流行“走太平”的传统民俗活动,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走太平”时,全椒人都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祈求新年平安健康。“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

六安

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六安人会将假元宝放在门槛上,象征着开门大发财。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六安人都关上了大门。并且关上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初一早上,主人打开门时,“元宝”会滚进来,寓意着财富进门,主人会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这个“元宝”在正月十五后会被讨“吉利钱”。

马鞍山

当涂人在新年招待客人的第一杯茶叫做“欢团茶”,是指由“欢团”“咬头”和糖组成的一杯糖茶,里面并无茶叶。“欢团”是以糙米、糖稀为原料,用杯制的一种球状食品,寓意“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咬头”是指枣子、花生仁、桂圆等耐咬的干果食品。“欢团茶”喝上一半,主人一般会来加点开水,俗称“添财”。“添财”时,主人还会说吉利话,祝饮茶者一年里“发财”“升官”“学习进步”等。

芜湖

芜湖历来是“拜年不过五”,从大年初一到初五,亲朋好友之间往往登门拜年祝贺,亲友上门,主妇们会泡上茶,摆开食盒,食盒里放着玉带糕、桂圆、酥糖、花生、瓜子等零食。还有穿马灯活动,寓意是为了战魔驱疫,祈福祭祀。穿马灯已经被列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宣城

宣城的年夜饭被称为“十碗八”,包括十个热菜和八个冷菜。第一道菜必须是清炖整鸡,寓意大吉大利;最后一道菜是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朱桥板龙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龙队由老龙队和子龙队组成,老龙共59节,一次表演需要256人之多。当地的习俗是板龙灯每三年玩一次,每年除夕之前举行祭拜仪式。

铜陵

大年初一,铜陵人开门比较早,第一个出门的人是家里的男性主人,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摆在门口,并向过路行人作揖,这一习俗被称为“出天井”,之后便开始拜年了。铜陵地区流行一种说法,即“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初三上下,七不出八不归”,初八之后人们可以正常活动了。

池州

每到新春时节,在池州市许多山村和田间地头,都能观赏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傩祭及表演。村庄家族祠堂中,鞭炮、锣鼓喧天,村民们戴上彩绘面具,举行庄重的傩仪,并且跳起粗犷的傩舞,蕴有驱邪纳福之意。

安庆

安庆人在春节家宴上通常会有春卷和十样菜,春卷包裹十多种素菜细丝,而十样菜则是将冬笋、胡萝卜等食材细切后炒制而成。安庆城区人家过年吃春饼,八县及郊区人家春节吃发糕或年糕。还有许岭灯会,汇集了竹编、剪纸、彩绘、杂技、脸谱、舞蹈、戏剧、民乐演奏、神话传说等多种民间艺术,传统上采用彩装游走的方式,走一程,演一场。

黄山

黄山人腊八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春节期间还会有“嬉鱼灯”等传统活动。每到春节前后,在黄山区乡村,人们自发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民俗传承并展示出来,像耿城镇的“跳竹马”、仙源镇的“轩辕车会”、汤口镇的“舞龙狮”、永丰乡的“五福神会”等。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