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全国普法办传来好消息,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发布,安徽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位列全国商务系统仅有四个单位的第一位。
安徽商务普法为什么会取得好成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安徽省商务厅商务法治普法工作亮点频出:进行“四库”建设创新全流程审查模式,打造“法润商务”品牌进企业、进园区、进基层,开辟了安徽“八五”商务普法新篇章,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精准普法 巩固提升法治建设
法治是贯穿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省商务厅党组高度重视商务法治工作。“八五”普法启动以来,省商务厅率先做好机关普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集体学习宪法、党内法规等内容17次,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
为此,省商务厅印发《2021-2025年安徽省商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八大板块约30项内容,并率先举办安徽商务“八五”普法启动仪式,激励全省商务系统普法学法用法。同时明确法治建设工作经费预算,每年将普法培训、法治讲座、编印普法宣传材料、商务法治简报等费用纳入厅财政预算,为商务普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新高度。
2024年9月12日至13日,省商务厅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读书班”暨“八五”普法培训活动,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东海到会出席并提出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商务系统贯彻好落实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服务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工作部署。培训活动创新采取“学”“测”同步的创新模式,除了“学”,培训每节课后安排题目测试,将授课内容进行进一步“消化”;参会人员不仅仅局限于各地市商务部门工作人员,还邀请了各地商贸企业代表参加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实战案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参会人员企迈科技有限公司GR刘畅认为,普法培训活动中各位老师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法律知识培训,公司正在拓展一些海外业务,因为各国法律法规差异大,还有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经过讲解和培训,认识到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合法合规经营,有效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省商务厅通过坚持重要节点专门“讲”法,打造“商务法治讲堂”系列专题讲座,“八五”普法期间已举办15场。
创新路径 打造合法性审查新格局
一项工作的实施,必须有整体路径设计、制度规范、人才支撑,如果方向不明、路径不清,实施不但会产生偏差,更会出现问题,对于“八五”普法,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法治划定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法治环境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区域营商环境优劣的一个关键。在筹备安徽“八五”商务普法启动时,如何擘画整体路径极为关键。
企业怎么想?基层单位怎么想?专家学者怎么想?如何普法才能事半功倍?
带着这些思考,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决定先深入调研,然后才能“出声”。
处里先后组织多场座谈会,了解商务部门、开发园区及外向型企业的所想所需所求;与高校法学专家、律所座谈,论证路径的合理合规。一场场座谈会下来,信息丰富了,信心充足了,思路水到渠成。
经过两个月的多轮座谈,政策法规处针对合法性审查工作率先推出——“一套规范、双重把关、三方力量、四库建设”的全流程审查模式,不断完善合审机制,提升合审质效。
“一套规范”——严格落实《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安徽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度程序规定》等有关要求,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分类审查要素清单,针对不同审查类型,分别明确材料清单、审查标准、审查流程和审查时限,畅通审查机制,避免审查要素缺失,以流程化清单化提升审查质效。
“双重把关”——严格执行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对重大事项、规范性文件和合同协议等实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对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文件全面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严格对照审查标准,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三方力量”—— 强化法律顾问力量,建立法律顾问坐班制度、定期对接制度、固定咨询制度,引导深入参与合法性审查。强化公职律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审查人员的法律业务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厅机关法治联络员机制,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审查效率。通过上述做法,集合三方优势,全面提高审查能力和水平。
“四库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法律咨询专家库、法律书库、案例库和依据库。吸收多家律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库成员,增强法律咨询力量。收集整理法律书籍、经典案例、法律依据等,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多次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专题讲座,宣讲相关案例,推进机关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编印《厅合法性审查工作手册》等,汇集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和典型案例,供商务系统学习使用。
作为“四库”的重要参与者,安徽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系系主任范晓亮告诉记者,省商务厅通过“八五”普法的“大平台”,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提升商务普法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水平,破解普法难题,是机制和路径上的创新。学院专家可以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针对企业出海、促进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向厅里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适时编制《安徽涉外法治工作白皮书》;针对重大问题、复杂案件等,必要时邀请高校专家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帮助省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品牌活动赋能 普法进入“法润商务”2.0
普法怎样才能持久地入脑入心?这是摆在普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省商务厅不断推陈出新,以“法润商务”品牌活动带动普法宣传,从组织活动分发材料的1.0进入企业主动参与的2.0,是质的根本转变。
2022年8月,安徽省商务厅五楼会议大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赛事评议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这件作品很好!生动反映了安徽推进法治建设的成就!”
“这张图片很生动!现场感很强!”
……
这是由省商务厅主办的安徽省首届商务法治文化作品大赛评选现场的精彩一幕。
全省商务法治文化作品大赛,引入H5电子邀请函、快闪短视频等新媒体元素,征集到视频、书法、绘画等八类600余件富含法治元素、具有商务特色的作品,动员商务部门、企业、协会、学校广泛宣传交流,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创意。
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汪宇靖告诉记者,举办首届安徽商务法治文化作品大赛,就是让普法走进社区、开发园区、企业与自贸区,提升全省商务系统干部的法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与居民法治意识。
可以说,商务法治文化作品大赛是安徽商务“八五”普法打响品牌之作,类似品牌活动还有很多。
2023年12月6日,合肥南岗镇鸡鸣村部内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商锦和鸣”公益书屋隆重揭牌,是第三方——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协同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党支部共同开展的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的一件喜事。在公益书屋,开展了“捐一缕书香 献一片真情”主题党日活动,发放《安徽商务“八五”普法宣传手册》。
鸡鸣村位于合肥蜀山区南岗镇,是省商务厅帮扶联系点。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委派9名专业律师组建法律顾问团队,不仅提供法务咨询,还承担法治培训宣传、发挥党建引领、开展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等工作。
该所高级合伙人陆欢欢告诉记者,设立“商锦和鸣”公益书屋捐赠书籍,通过党建共建推动公益书屋项目落地发展,打造党建共建公益品牌,带动普法更上一个台阶。
“法润商务”进基层进园区 惠企惠民暖人心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结合重大法制宣传节点,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专题普法活动,同时充实公益普法,不断提高普法实效性、趣味性。
2023年4月25日,省商务厅在叶集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2023年第一期商务普法进基层活动;
2023年9月15日,省商务厅副厅长黄英参加所联系政策法规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带队赴合肥南岗镇走访调研及普法活动……
法润商务进园区、进社区,把法治思想和法治精神带进千家万户。
2024年10月,由省商务厅组织的“政务服务自贸行”活动走进安徽企业、自贸区,活动通过参观安徽自贸试验区展厅和实地考察了安徽东超科技和阳光电源等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让政府工作人员更直观地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和难题,为企业提供了近距离的政企合作交流平台。
“省商务厅为企业上门普法,送服务、送政策,真的希望后续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去深度地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企业的未来带来实际的帮助。”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志说。
“企呼我应高效服务” 锤炼营商环境试金石
2025年1月9日上午,奇瑞汽车国际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冯平等一行到省政务服务中心,专程对省商务厅驻省政务中心窗口高效服务表示感谢,并赠送“商务服务无缝接 助力奇瑞闯世界”锦旗。奇瑞汽车去年在窗口申领的出口许可证占全年发放数的33.5%,窗口以高效细致的服务有力支持了奇瑞汽车的出口业务。奇瑞汽车出口占全省的15%左右。
省商务政策法规处同时也是厅行政审批办,具体承办驻省政务中心窗口。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政务服务窗口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更是普法工作重要的落脚点。
2025年1月,在省商务厅驻省政务中心窗口,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沟通电话不断,企业群众咨询、反馈,忙得热火朝天。
2024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省商务厅驻政务中心窗口梳理编制清单、规范“全省一单”、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做好主题地图导航,努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
省商务厅驻政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马庆明告诉记者,窗口将以省“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指引,提升为企服务的质量,推出“党建+”服务,“互联网+”服务,“主动+”服务等系列举措;优化服务事项改革,实现商务政务服务工作的全程网办、集成办;推进长三角地图导航工作,推出一批商务政务服务智慧化、集成化、个性化、便捷化应用。
普法任重道远 倾力市场主体紧扣服务提升
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安徽“八五”商务普法仍在路上。
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同志认为,下一步,商务普法工作将紧扣法律服务,在化解纠纷难题上悉力;紧扣行政审批,在服务市场主体上倾力;紧扣服务提升,在企业合规建设上发力。
聚焦企业合规建设和涉外纠纷解决等难题,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改进法律顾问咨询会制度,加强法律咨询专家库建设,加强与律所、高校法治实践合作。持续加强普法宣传,开展“法润商务”系列普法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的质量和成效,重点推出了“三项服务”。继续推行“党建+”服务,持续落实“互联网+”服务,大力推行“主动+”服务,主动提前做好政策宣讲和业务提醒工作,主动问询解难,随时应急服务,应企业需求随时办、提速办、加班办,真正做好企业成长的“好帮手”、企业经营的“服务员”。
此外,政策法规处还将在梳理沪苏浙及其他先发地区改革创新案例的基础上,对标学习上海市关于“构建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体系”的先进做法;借鉴“上海国际经贸企业合规体检活动”经验,为外经贸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报告,编制《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与合规指南》,动态发布国际经贸法律风险预警信息;协调涉外法务资源,构建法治服务体系,借鉴“上海中小企业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工作站”和“上海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平台”做法,创新平台载体,加载服务内容,推动国际经贸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发展要求,探索推进涉外企业法律服务合规新平台新载体建设;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外经贸企业“民声响应”机制,从单一投诉管理向综合商务法治服务提升,通过向外经贸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商务法务政务一体化服务,提高外经贸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谋划编制国际版企业合规指引,为拟到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国别投资参考和合规指南。通过外经贸法治服务和涉外法治实践,努力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