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利好消息刺激下指数冲高,但多方干扰因素以及短期资金面趋紧,使得市场面临 “远水解不了近渴” 的困境。截至收盘,沪指涨0.51%,收报3230.16点;深证成指跌0.49%,收报10176.17点;创业板指跌0.37%,收报2093.3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3553亿元,较周三放量2194亿元。
周四,被备受关注的1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如期召开,这次集中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上午指数高开后强势拉升,一度创下近期反弹新高。但随后便震荡回落,午后更是跳水,多个主要指数纷纷翻绿。那么,在如此重磅利好之下,市场为何没能守住上涨,反而冲高杀跌呢?
长期资金入市制度的进一步落地,将为股市每年提供约万亿增量资金,但短期内难以见效。这些资金从规划到实际落地需要时间,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层面。
短期市场仍存海内外的干扰。海外方面,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讨论从2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受此影响,周三指数一度跳水。此前,特朗普也曾宣称要对华增加60%的关税,因此市场对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倾向仍心存忧虑。国内方面,尽管经济基本面整体稳定,但仍处于结构性修复阶段,修复力度不够强劲,且尚未全面修复,市场对基本面仍存在担忧情绪。
当前正值年报业绩预告的密集期,业绩的担忧以及流动性的短期趋近,市场积极性并不高。截至2025年1月23日上午,合计有15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仅有469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这也意味着,这表明大量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市场正处于年初和春节前资金面趋紧的时期,整体市场情绪较为低迷。
从技术面的角度来看,节前效应制约增量资金进场,沪指也遭遇日线四连阴。创业板指始终受到30日均线压制,目前已经回踩至5日线附近。今日的走势较为关键,若无法及时迎来修复的话,短线延续调整的概率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