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开幕。在开幕式结束后的现场“直通两会”的集体采访上,合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徐成钢;亳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安徽省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亳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卞凯民;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全国妇联执委、澳门法律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方泉(女);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睿正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创始合伙人,一级律师安超四位安徽省政协委员,依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回答了问题。
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打造“行知式”教师队伍
安徽省教育界政协委员徐成钢在回答“如何发挥好高校职能,助力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时表示,作为教育界委员,要立足自身岗位,履行好委员职责,贯彻好大会精神。
“结合刚才记者的提问,我认为第一要为打造‘三地一区’提供坚实的能力支持。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要围绕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引导更多的毕业生留皖就业创业,更好地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第二,要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徐成钢说,“我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服务科技创新策略地建设》。高校是人才聚集地,我们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要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汇聚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培养、使用力度,要整合资源,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贯通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为创业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第三,要弘扬行知精神,培育两代师表。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追求实践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最好诠释,合肥师范学院坚持开展‘一心跟党’走铸魂行动,‘知行合一’赋能行动,打造‘行知式’教师队伍。我们还组织青年学生担任‘小先生’,举办‘行知学堂’,为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已坚持12年,覆盖全省16个市,服务10万余人次,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
最后,徐成钢表示,作为教育界的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家、企业、政府要扮演好领航员、水手、智慧船长角色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安徽省科协界政协委员卞凯民针对“民营企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安徽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三地一区’”表达了看法,其表示,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卞凯民认为,在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企业家、企业、政府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企业家要做敏锐的领航员,以敏锐的眼光洞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目标,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民营企业要做坚韧的水手,手握创新的船桨,推动民营企业这艘大船在新质生产力的航道上稳健前行。民营企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吸引高端人才来助力企业的发展,助力安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聚焦核心战略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要做好智慧船长,以丰富的经验、政策指引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前行方向。鼓励民营企业做好创新创业优势,积极做好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培育计划,鼓励民营企业在创新的浪潮中做到龙头,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用好产学研用资源来激励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中发力,为安徽‘三地一区’的重要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最大的力量,努力前行。”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安徽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扬帆出海
对于“境内外高校如何助推安徽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政协委员方泉认为,近年来,安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的校企合作攻关模式,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但企业需求和院校资源的匹配度有待提高,特别是合作的区域化、国际化程度和合作的模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方面是提升校企合作平台区域化、国际化水平。以安徽汽车产业发展为例,从2023年开始,汽车产业已经被确定为安徽的首位产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目前,在省内校企合作已有坚实基础情况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澳门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驾驶领域有着前沿研究。智能驾驶领域的校企合作完全可以成为皖澳两地科技创新合作的新平台。”方泉说,“第二是重点建立头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合作效能。以安徽中药产业为例,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个中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澳门科技大学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通过结合离子通道研究创新中药研发。所以我想,安徽的高校、药企和澳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合作,有利于借助澳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经验,推进安徽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扬帆出海。此外,我认为可以从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到校企政联合,皖澳两地政府长期以来非常畅通,可以通过政府层面做好宏观统筹布局,对内合理分配校企合作资源,对外积极联络、牵线搭桥,让安徽产业能更好地在校企合作中赋能获益。”
进一步加强安徽法治建设,实施宽严相济司法政策
安徽民建界政协委员安超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时,要深刻认识到法治建设对于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在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法治可以为安徽的对外开放提供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涉外法律法规的完备,公平高效的司法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其次,在新兴产业聚集地方面,法治建设能够形成较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通过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可以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新兴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再次,在科技创新策源地方面,法治建设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保护他们的科研成果不被侵犯,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科研工作,从而促进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徽诞生。最后,在绿色环保方面,依法处罚环境违法行为,同时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领域投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作为律师行业的一名政协委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法治安徽建设贡献微薄力量。首先在政协履职方面,积极参与省政协组织的各项实地调研和协商活动。调研可以发现安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立法协商可以完善地方法规的制定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月度协商可以围绕省委省中心工作建议献策。”安超说。
“今天我提交的提案是《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公检法在轻罪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守谦抑性原则》等三篇提案,实行少立案、慎立案,少逮捕、慎逮捕,少起诉、慎起诉这样一个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在司法活动方面,作为一名从业34年的职业律师,一直以来坚守‘法律至上、当事人至上’的职业理念,努力对每一个委托人负责、办好每一个案件,全力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做一名有底线、有良知的律师,创办一家令人尊敬的律师事务所。其次,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我应邀积极参与最高检察院及省检察院在刑事检察和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复杂案件的研究论证并及时出具书面的专家意见书。同时,也经常受省高院的邀请,作为专家参加长期信访人访、申诉缠诉案件的听证,为信访申诉人释法说理,帮助法院案结事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另外,作为安徽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专家委员,积极协助三级法院检察院选拔高素质优秀员额法官检察官,助力司法公正。”
此外,安超表示,希望未来安徽能够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多元化解社会纠纷机制,发挥六尺巷调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