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屯垦戍边
萧楚女改名取意于屈原
3上一篇 2025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萧楚女改名取意于屈原

 

革命先烈萧楚女,原名为萧树烈,“楚女”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学名为“楚汝”。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反复吟诵屈原的《离骚》,深受感染,决定给自己改名,以致敬屈原,彰显志向。

由于他和屈原一样出生于楚地,便取了一个“楚”字。然后,又从屈原写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句中,取了一个以《楚辞》中的神女象征爱国志士的“女”字。这样组成的“楚女”二字就有了革命意志坚定、能够力挽狂澜的神女的意思,再加上本姓,就成了“萧楚女”。萧楚女用这个名字激励自己,将来要为挽救民族危亡去干一番大事业。

当萧楚女以新名字不断发表文章且影响力越来越大时,一件尴尬而有趣的事发生了。一些青年学生、军官和职员,看作者名字误以为这是一位思想深刻、文采斐然、“楚楚动人”的“才女”,纷纷写信来表达爱慕之情。为此,萧楚女只好专门在《新蜀报》登了一则启事:“楚女是个年近四十的男子,脸麻、背驼、多须、近视,并不是未婚的女性……”这才使“笑剧”结束。 韩惜园 据《人民政协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