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1月3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3~2024两年间,我省共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3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10项,制定团体标准549项,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标准化支撑。
据悉,我省在量子信息领域制定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11项;在聚变能源领域制定国家标准6项、国际联盟标准27项,助力科创高地建设。设立省重点研发计划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重点支持聚变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标准研究,立项标准化项目126项,支持经费2000万元,支持制定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38项,培养高层次标准化人才77人。
同时,推动国家智能语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1个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30项,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技术支撑。在10个重点产业开展标准稳链工程,支持奇瑞汽车、蔚来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项,在汽车领域参与国家标准占比达到39.2%。制定换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二手车评估等地方标准,为汽车产业后市场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此外,制定《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68项,其中在水泥制造、半导体、木材加工、汽车维修等领域制定排放类强制性标准18项,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