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梅止渴”最早出自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一文,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军阀张绣。时值盛夏,但行军路上都是荒山秃岭,杳无人烟,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一个个都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漓,没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曹操心里非常焦急。在这危急关头,他冷静思考,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途经的山岗上(也就是位于今天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天宁寨”)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将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梅子一样,口中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带领部队转危为安,最终打败了张绣。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的传说流传已久,发生地位于潜山市梅城镇。潜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是皖国的封地,境内的山称皖山,水为皖水,城称皖城,现如今安徽简称为皖,就是来源于此。在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正式设立潜山县,县名沿袭至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潜山市博物馆馆长储文胜介绍说: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梅城镇“天宁寨”周边已建成潜山市雪湖公园,串连雪湖、学湖、南湖,再现南湖荷香、龙井古巷、天宁遗韵、舒台夜月、雪湖老街等十二景。通过改造利用、修复重建等措施,恢复历史古城风貌格局,形成“一寨三湖十二景”的景观空间布局。
“望得见天柱山、看得见雪湖水”成为潜山市最寻常的风景,雪湖往昔“千家楼阁归菱镜,十里山城入画图”的诗画胜景被重塑。公园内舒王阁、文峰塔等特色景观已成为潜山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天游人如梭。储文胜说道:潜山还是一个文物大市,境内有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薛家岗文化遗址、太平塔、“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还有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频繁,潜山地区战事不断,在潜山彰法山路曾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战国时期的墓葬群,里面出土了大量兵器。博物馆内“王字矛”“廿四年上郡守臧戈”等兵器为研究古代战争史和铸造史、文字史提供了珍贵史料依据。
三国时期,潜山隶属庐江郡,是三国时期著名佳丽姐妹“二乔”(乔国老女儿)的故乡,境内有著名的二乔公园、胭脂井、乔公故址等遗址景点。东汉末年,相传曹操亲率83万兵马下江南征讨孙权,路经潜山境内,留下了像“营盘岭”“马道头”“落马桥”等诸多地名传说。
此外,梅城镇还是潜山市主要行政中心城镇,相传此地因古时梅子树多而得名,因梅花满城而取名为“梅城”。梅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先民酷爱种梅,梅花因而被确立为潜山市的“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梅花香自苦寒来,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而“望梅止渴”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做事不能驰于空想,要真抓实干,实事求是。